在中国的政治体制下,党中央居于国家的最高政治决策层,于是产生了党管金融的必要性。
当然,其中每一个领域又都包括多个工业,如能源领域包括从煤炭、石油天然气到电力等工业,而新能源的发展又增加了光伏、风电和核电等。因此,各个工业之间存在着复杂的需求和供应联系。
当中国发展到一定程度时,遭到霸权的压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事件。中国需要保持经济增长,以解决任何结构性问题。时至今日,在光刻镜头领域领先全球的德国蔡司、日本佳能和尼康同样也是相机镜头领域的主导企业。在历史上,美国和日本的钢产量都曾经达到过人均一吨钢(按总人口计算)的水平,而日本从1973年至今一直保持着1亿吨上下的产量水平,只是最近几年有点绷不住。在这种情况下,原本处于不同工业的中国企业开始迅速转产口罩,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内完成从极度短缺到大量出口的逆转。
但是,所有这些计划都遵循线性模式的假设:技术进步的过程就是从先进研究产生成果,然后把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例如,对传统工业的抛弃与金融自我服务的取向具有一致性,解除金融对工业投资的责任更符合金融自由化的底层逻辑。在地缘政治形势紧张的背景下,印度可以帮助全球南方国家应对能源与气候危机以及经济衰退等挑战。
这将提升印度在世界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一些中亚国家也不满印度重G20、轻上合的倾向,批评印度故意放大与中国、巴基斯坦的矛盾,导致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的多项合作进展缓慢,不利于维护和促进中亚地区的安全与发展。全球南方不仅能够为实现印度制造、建设数字印度提供丰富的资源,而且能为输出印度产品和理念标准提供广袤的市场。与之前更多重视和利用全球南方的政治属性不同,莫迪政府吸取了此前强调软实力而忽视硬实力的教训,高度关注全球南方在助力印度实现经济转型发展和发挥比较优势上的重要作用。
莫迪誓言要做全球南方的领头羊和代言人,在政治、经济、外交和文化等领域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旨在进一步提升印度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并将其作为制衡中国发展和密切与美国关系的重要新战线。2023年4月,苏杰生在首访巴拿马、哥伦比亚、圭亚那及多米尼加共和国期间,举行了印度—中美洲一体化(India-SICA)和印度—加勒比共同体(India-CARICOM)部长级会议,会见了加共体16国外长,签署了多项合作协议,旨在进一步加强印度与拉美的贸易联系。
作为快速崛起的发展中大国之一,印度对全球南方的界定与美西方相近,并试图充当全球南方的代言人和领导者。印度在全球南方采取针对中国的举措将可能对全球南方国家的团结合作和共同发展构成消解效应。通过与全球南方国家一道呼吁建立更具活力、更具前瞻性、更能应对风险的新型多边主义以及在国际热点问题上扮演重要协调者与推进者的角色,印度希望世界认识到全球南方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在经济、外交、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不可忽视的成就,能够在全球事务中发挥关键作用。印度外长苏杰生认为,印度在全球南方国家中拥有强大的支持者,必须在崛起的过程中认真加以维护。
然而,受大国争夺激烈、自身实力有限以及发展中国家国情复杂等因素的制约,印度未能达到利用不结盟运动充当亚洲领袖和成为世界大国的战略目标,甚至一度疏远了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莫迪总理在全球南方之声峰会致辞中指出,全球四分之三的人口生活在‘全球南方,应在国际事务上享有同等的发言权,并声称对印度来说,你们的声音就是印度的声音,你们的优先议题就是印度的优先议题。在全球南方之声峰会上,莫迪指出印度将在多个领域与发展中国家分享发展经验,以加强彼此间的团结与合作。随着近年来综合国力快速提升,印度成为领导型大国的意愿空前迫切,全球南方在其外交战略中的重要性大幅增强。
仅仅表达南方国家的担忧无关痛痒,重要的是谁有能力为其发展提供资金。美国《外交政策》杂志指出,2023年一个显著的趋势是全球南方的影响力不断增强,成为日益强大和自信的利益攸关方。
非洲也是印度开展防务合作的重点区域。2023年6月,莫迪对全球南方重要国家之一的埃及进行了首次正式访问,与埃及总统塞西会谈的重点之一是加强印埃国防合作,印度计划向埃及出口轻型战斗机的同时,帮助其建设生产线并转让核心技术。
他宣布建立全球南方卓越中心,致力于研究和推广促进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方案。与此同时,莫迪政府上台后推进的诸多改革措施逐步落地生效,印度的综合国力明显提升。印度驻土耳其大使巴德拉库玛尔(M.K.Bhadrakumar)指出,美国重视印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希望借助印度的力量,加强与全球南方的联系。印度主要通过加强与全球南方的双多边磋商、扩大发展合作、推进防务交流、重视运用软实力等举措进一步密切与全球南方的关系。在美西方的认知中,中国已不属于发展中国家,因此不在全球南方范畴内,其鼓吹炒作全球南方概念也旨在将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分割开来,从而实现分化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关系的目的。印度将太平洋、非洲和拉美作为全球南方的重点区域,加强了与上述地区国家的双多边磋商。
2023年8月,世界卫生组织对在伊拉克销售的产自印度的止咳糖浆发出了全球警报,指出该药物中含有的有毒化学物质可对儿童造成致命影响。另一方面,印度弱化了此前在不结盟运动中的反西方、抵制资本主义和全球化的倾向,在强调全球南方身份的同时,谋求与全球北方保持紧密的联系,以更好地维护国家利益,营造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外部环境。
印度强化运筹全球南方,既凸显其外交政策的历史延续和现实升级,也折射出印度从大国梦到世界导师的战略雄心,同时还反映了美西方拉印制华的全球地缘政治变局。有批评认为,印度的立场可能会造成与其他全球南方国家之间的裂痕,甚至使其遭到疏远,彻底丧失与中国竞争领导权的资格。
与此前在全球南方问题上更多强调与中国等国家的交流与合作不同,印度在全球南方之声峰会上故意将中国排除在全球南方之外,并将中国定义为大国竞争的参赛方,力图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已不再是全球南方成员,印度已具备替代中国的能力。与此同时,印度还不断挖掘与拉美国家开展防务合作的可能性。
《2023年慕尼黑安全报告》用较大篇幅聚焦全球南方议题,全球南方一词在报告中共出现55次。乌克兰危机爆发后,印度多次作出现在不是战争时代的表态,宣扬天下一家(VasudhaivaKutumbakam)的印式哲学,积极塑造劝和促谈的中立形象。2022年印度进口291.16亿立方米天然气、16.72亿桶石油,出口药物180亿美元、电信设备103亿美元。印度加强与全球南方关系具有浓厚实用主义色彩,加之其自身综合实力不足,多数全球南方国家不愿在中美印等国家之间选边站队,印度利用全球南方实现其战略图谋难以达到预期。
在2023年5月召开的第三届印度—太平洋岛国合作论坛(FIPIC)峰会上,莫迪指出,太平洋岛国不是小国,而是海洋大国,是全球南方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印度关注全球南方问题的战略考量印度在全球南方问题上动作频频,折射出印度外交中的实用主义倾向,将加强与全球南方关系作为多向结盟战略的重要一环以及提升印度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手段。
维持与美国伙伴关系的必要性使得印度的反西方抗议听起来虚伪无比。印度认为全球南方对提升其国际影响力和促进经济转型意义重大,并自我定位为全球南方的代言人和领导者以及连接全球南方与全球北方的桥梁,旨在提升在多边机制中的话语权、扩展在大国博弈中的回旋空间、削弱中国在全球南方的影响力以及深化印美关系。
与此同时,全球南方与全球北方在诸多领域的分歧明显,且全球南方情况复杂,因价值观念不同、发展水平各异,在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内部缺乏稳固的立场协调机制,印度不具备塑造全球南方规范和协调全球南北方矛盾的能力。(三)着力推进与全球南方国家的防务交流与合作印度将加强同东南亚国家的防务交流与合作视为扩大印度安全影响力的重要手段。
为拉拢全球南方国家,印度加大经济援助力度。参会国包括29个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国家、47个非洲国家、7个欧洲国家、31个亚洲国家以及11个大洋洲国家。在全球南方国家最为关心的粮食安全问题上,作为全球最大的水稻出口国,印度以国内因素为由,于2023年7月禁止非巴斯马蒂大米(印度大米)出口,导致国际市场大米价格飙升,对部分全球南方国家造成严重影响,削弱了莫迪关于印度是发展中国家天然且负责任的领导者的说法。在此情形下,印度认为需要参考冷战时期处理与美苏关系的经验,坚持走中间路线,强调外交、对话与合作优先于竞争、冲突和分歧,借助全球南方的力量保持战略自主,对冲在美俄之间选边站的风险,扩展战略回旋的空间。
印度还试图发挥在文化、医疗和制药领域的比较优势,提升全球南方国家对其好感度。以印度对不结盟运动的态度为例,莫迪连续两次缺席峰会,主要原因在于他认为不结盟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印度的手脚,与印度加强和大国关系的多向结盟战略相矛盾。
莫迪声称印度的电影和娱乐产业充满活力,具有多样性,且有着巨大的国际影响力。印度将全球南方视为与大国进行博弈的工具以及提升自身影响力的铺路石。
(四)重视发挥软实力作用印度将发挥自身软实力作为加强与全球南方感情纽带、彰显国家实力和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手段,并呈现出涉及领域扩大和力度增加的新变化,软实力已成为印度军事和经济实力的有力补充,有助于印度与各国加强政治与经济的联系。在全球南方日益崛起、美国担心全球南方脱离掌控的背景下,印度不仅可在美国与全球南方之间扮演重要角色,将全球南方作为进一步加强印美关系的新纽带,还可利用在全球南方中的良好形象,缓解美国的忧虑,提高对美国的战略价值。
本文由隔壁老李于2022-12-21发表在极致时空,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xhpoa.onlinekreditetestsiegergerade.org/zyp/742.html
有话要说...